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影响危害 > 免费赠送拔罐医院中医康复科这个活
免费赠送拔罐医院中医康复科这个活
许多人家里都有拔罐器,可是真的会用吗?别担心,往下看!从5月1日起,医院中医康复科进行针灸治疗的病人,均免费赠送拔罐啦~
什么是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拔罐有哪些类型?
竹罐:竹罐吸附力大,不仅可以用于肩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的部位,竹罐疗法在应用时可放于煮沸的药液中煎煮后吸拔于腧穴或体表,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借助药液的渗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加强治疗作用。
玻璃罐: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从而掌握留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特别适用于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及留针拔罐。
抽气罐:抽气罐不用火、电,排除了不安全隐患且不会烫伤皮肤;操作简便,可普遍用于个人和家庭的自我医疗保健,是目前较普及的新型拔罐器。
拔罐的方法是什么?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拔罐有什么方式?
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拔罐后的颜色有哪些?
紫黑色:经络不畅。
发紫且有斑块:有寒凝血於症。
鲜红而艳:有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症。
红而暗:血脂高、且有热邪。
灰白或无颜色改变:多为虚寒或湿邪所致。
拔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部位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周义东表示:拨罐看上去操作简单,但讲究很多,比如酒精棉蘸酒精的量、火力的大小、火苗在罐体内留存的时间以及拔罐的时间长短都需要灵活掌握,对于患者病症、体质、穴位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一旦掌握不好就容易烫伤形成水泡,建议广大群众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拔罐。
科室简介
中医院食堂旁,结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为主要手段,以针灸、火针、水针、梅花针、穴位注射、熏药、推拿、针刀治疗、硬膏贴敷、埋线、中药封包治疗、中药涂擦治疗、隔物灸法、中药热外敷、正骨、颈椎病推拿、腰椎病推拿、落枕推拿。中药及手法复位等传统康复为辅,集功能测评、物理治疗、偏瘫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为一体的多功能临床科室。
科室现有医生6人(副主任医生2人、住院医生4人),护士5人,康复师5人。科室设有康复医学科病房、门诊、康复功能评定室、物理治疗(PT)室、作业治疗(OT)室、语言吞咽治疗(ST)室、物理因子治疗室、推拿室、针灸室等。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配置设备省内先进,拥有全县最专业、职称最高的中医师、最专业的康复理疗师,拥有进口减重步态训练器、多体位升降治疗床、Bobath治疗床、电动起立床、颈椎牵引器、腰椎牵引器、大功率短波治疗仪、各种低中频治疗仪、高频治疗仪、磁疗仪、超声波治疗仪、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生物反馈、场效应、吞咽障碍治疗仪及其他康复设备。
目前可开展的诊疗范围
1.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脊髓损伤等导致的肢体感觉运动、言语、吞咽等功能障碍。
2.面瘫、臂丛神经、桡尺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枕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等神经性疼痛、神经功能紊乱的神经衰弱(失眠、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亚健康状态等。
3.关节、肌肉疾患,各类骨科术后、肢体及关节功能障碍,各种类型颈椎病、颈性头晕、头痛、颈椎小关节错位等,胸背痛,各种类型的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骶椎小关节错位、肩关节外伤后疼痛、肩袖损伤引起关节活动障碍等。
4.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老年性痴呆的认知功能病变、多发性萎缩、多发性硬化、运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肌肉和软组织损伤性疾患。
5.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关节疼痛、损伤功能障碍康复等。
就医环境
专家简介
黄举斌
中医内科学副主任医师,贵州省中西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擅长: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用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按摩和椎间盘膨出突出及中医内外治疗皮肤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小针刀治疗外科疑难杂症为我院一大特色。
张征国
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8年,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擅长:颈、肩、腰、腿痛及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周围性面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中风后遗症及外伤性神经损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对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很好的治疗经验。
周义东
中医康复科主任,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从事多年内科、外科工作。
擅长:内科、外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特别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诊治,对脑梗塞及脑出血病人的康复及并发病的控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文字:周义东
编辑:夏秀娟
初审:黄燕妮
核发:欧阳业凡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