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康复医院 > 说说颈椎的那些事
说说颈椎的那些事
1.颈型颈椎病1)年龄以青壮年为多。个别人可在45岁首次发病,患者大多属于椎管矢状径较宽者。2)症状以颈部酸、胀、痛及不适感为主。患者常诉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个别病例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3)体征颈部多取“军人立正体征”(即颈部自然伸直,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患节棘突间及两侧可有压痛,但多较轻。4)X线片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外,于侧位X线片上出现椎体后缘一部分有重影,小关节也一部分重影,称双边双突征象。2.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为根性病变的主要症状。于颈后和肩背部有疼痛,轻者为持续性酸痛、隐痛;重者为阵发性剧烈疼痛。多数可沿颈神经根下串,伴有针刺样或触电样麻木感,颈部活动受限,颈后伸时症状加重,咳嗽、大小便时症状也可加重。患肢有沉重感,握力减弱,持物不稳。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耳鸣、内耳痛或吞咽困难。
3.脊髓型颈椎病锥体束征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特点。其产生机理是由于致压物对椎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的减少与中断之故。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发麻、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随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手握力减弱、持物容易坠落、肌肉萎缩,甚至出现四肢瘫痪、大便失禁、小便潴留,卧床不起。
4.椎动脉型颈椎病1)反射性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痛、头晕等。2)胸部缺血:头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即感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甚至昏倒在地。当头处于另一方位时,或已摔倒在地,很快好转。3)脊髓束症状:肢体突感麻木、感觉异常,持物无力,或猝倒,但并不伴随意识障碍,起来后立即可再行走。4)其他罕见症状:属后颅凹脑神经症状者有声音嘶哑、纳差、咽反射消失、吞咽困难等。此外,尚有中脑动眼神经症状,如部分眼肌瘫痪、复视、视物不清、视野丧失和Horner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椎动脉如果发生血栓形成时,尚可出现交叉性肢体瘫痪或四肢瘫痪。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本型颈椎病是分布在颈脊神经根、脊膜、小关节囊上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致,约占颈椎病的10%。它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存在。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如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睛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部痛;心动加速或缓慢,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冰凉,局部体温度下降,肢体遇冷出现针刺感,继而红肿疼痛,也可有血管扩张现象,出现手指发红、发热、疼痛感觉过敏等;还可有一侧肢体的多汗或少汗,也可有耳鸣、耳聋、眼珠震颤,Rimbery征(闭眼双足并拢站立不稳)阳性;有时可见三叉神经出口处痛、压痛、枕大神经痛,舌下神经功能障碍等等。
6.混合型颈椎病两种以上类型颈椎病同时存在时,如脊髓型与神经根型两者同时存在,可称混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混合,也是混合型,也有脊髓、神经根与椎动脉三者混合型。
病因病机一、落枕型颈推病中年以后体质渐弱,肝肾之气渐失亢盛,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外伤、劳损等因素,则可导致关节囊松弛,韧带钙化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反复发作。症状发作时颈项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个别并有眩晕或偏头痛者,每次发作三五天后,可有一段时间的缓解。
二、痹症型颈推病颈项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风寒及劳累可加重症状。症状以一侧肩臂疼痛、麻木或肌肉萎缩为多,间有两臂麻痛者。从主诉及症状的轻重不同,又可分为疼痛、麻木和萎缩三型。
1.疼痛型发病较急,颈、肩、臂、手均觉疼痛、酸胀,肌力和肌张力也有所减弱,大多系一侧发病,患者头部可微向患侧偏,以减轻症状。咳嗽可有震动痛,夜间症状加重,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如侧卧时患侧在上等。
2.麻木型发病较慢,肩臂和上胸背麻木不仁,或兼有轻度疼痛,麻木或以前臂及手为主,夜间症状较为明显,白天可无症状,皮肤痛,温觉减退,肌力和肌张力均正常。
3.萎缩型患侧上肢肌力减弱,大小鱼际肌肉萎缩松弛,肌力明显减退时影响劳动,造成残废,但无疼痛、酸麻感觉。
三、痿证型颈椎病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细,如兼气血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养、宗筋弛纵、则症状逐步加重,肢体萎废、步履蹒跚易跌倒,最后无力行走,形成瘫痪重证,可兼有二便失控。
四、眩晕昏厥型颈推病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眩晕为特点,还可见头痛、急躁易怒、偶有肾气亏损、气血俱弱突然晕厥、跌倒者,但较为少见。比较多见的是眩晕时发作,头重脚轻,走路欠稳,或同时有偏头痛,呈胀痛或跳痛,与眩晕同时出现或交替发作,可合并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五、五官型颈推病较少见,症状多不典型,或以眼睑无力、眼胀痛、易流泪;或耳鸣、听力下降;或感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易恶心;或皮肤多汗或少汗,血压忽高忽低、心跳加速等。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
二、取穴与部位风池、缺盆、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合谷等穴,颈肩背及患肢。
三、主要手法?、拿捏、点揉、拔伸、屈伸旋转、搓、牵抖、拍打法等。
四、操作方法1.准备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后。先用振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3分钟左右;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10遍。
2.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顶放散为佳,再点揉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约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以手指有触电样感为宜;医者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其余四指及手掌托住下领部,嘱患者身体下沉,术者双手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牵开,持续20秒;接上势,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其动度由小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限度结束,反复5次。
3.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约2分钟;搓揉患肢肌肉,往返4次;牵抖上肢20次。
以上手法治疗用于颈椎病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性等三型,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应慎用。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