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疾病病因 > 时令大雪不要以为真的下雪很大
时令大雪不要以为真的下雪很大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节气的由来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天气越来越冷,人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要及时预防以免生病。
天气寒冷的注意事项:1头部忌风吹
冬季大家戴帽子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更要注意过道风,在风大时应侧身走过,并用手护头。“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如同热水瓶要塞瓶塞一样,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头面部被冷风一吹,很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甚至会导致面瘫。
2背部保暖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风寒容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身体,损伤阳气,破坏阴阳平衡,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侵入或旧病复发。对患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老人及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背暖尤为重要。
3早晨梳头
冬季早晨梳头时,多梳几次头,使头皮微热,这样可以使头部经络气血畅通。
4膝盖防寒
冬季要格外注意保护膝盖。膝关节局部低温引起新陈代谢缓慢,并且废物不能带走,长期这样就会引起关节的炎性疾病,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5健步走
冬季更要注意锻炼身体,因为冬季新陈代谢慢,运动有利于更快的排出有害物。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但凡过个节都是吃吃吃,大雪的习俗也不例外。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1腌肉
传说腌肉是为躲避怪兽“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因此,在“年”出来前,就必须储备很多食物。肉、鱼、鸡、鸭等肉食品无法久存,人们就想出了把这些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
2大葱
大雪节气前后是风寒感冒的高发阶段,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天气寒冷的时候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例如大葱等,有助于预防风寒感冒。
3红薯粥
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抑制抗癌因子与细胞中蛋白质的结合,可提高人体抵抗力,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4大白菜
冬季吃大白菜,不仅营养,还有护肤养颜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另外,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
5枸杞肉丝
枸杞肉丝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6木耳冬瓜三鲜汤
冬季里喝一碗木耳冬瓜三鲜汤,可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7蒜泥茼蒿
大蒜含有一种“配糖体”,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预热会失去作用。吃蒜后,为消除气味,可用浓茶漱口或吃几枚大枣,气味即可消除。(中工网综合)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