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治疗措施 > 了解三叉神经痛疼痛分布,避免诱发因素
了解三叉神经痛疼痛分布,避免诱发因素
三叉神经痛疼痛分布与病程介绍
三叉神经痛患者常描述一种特殊的扳击刺激,如触动面或颊可激发,说话、吞咽可激发,许多患者报告面部暴露于寒冷中也可触发疼痛。皮肤触发常由非伤害性刺激诱发并常局限于前面部。
“触发区域常在疼痛的同侧,但可由相同或不同的三叉神经分支引起。在三叉神经支配域外触发区域很少见,常存在于上颈段皮肤处。头皮有扳击点的患者常拒绝洗或梳理头发,刮胡子对于上唇或面部有扳击点的患者来说是不可能的,齿或齿龈存在扳击点的患者不能进行口腔卫生。当吞咽或咀嚼激发疼痛时,可能影响患者进食及饮水,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或脱水。
”三叉神经痛疼痛的分布绝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局限于三又神经支配的皮区。少部分疼痛同时发生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及中间神经(Ⅷ)、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X)支配区。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三叉神经第二、三支支配区域,最少见的是第一、三支的联合支配区域。颊部是三叉神经痛最常发生的部位。该疼痛综合征在面都和前额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并且疼痛部位的所有结合方式都已报道。
三叉神经痛的病程经过三又神经痛是一种间歇性发作的疾病,许多病例报道两次发作间存在数月甚至数年的间歇期。再发几乎都在面部同一部位,但疼痛的范围趋于扩大。通常发作间期逐渐缩短而发作的严重度及频率逐渐增加。部分患者一旦出现该疾病就再无减轻。患者常主诉在严重疼痛发作期间,在疼痛区有非伤害性的小刺痛。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明显增加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但没有证据说明压力是该病的发病原因。
专家推荐杨红军特邀专家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神经疾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神经系统感染、代谢及免疫性疾病,外周神经及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神经病理性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三叉神经微创治疗等技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等奖项。担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中青年委员、神经心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委员等学术职务。在国际发表论文7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坐诊时间:每周三、每周五下午
刘军主任医师
医院免疫治疗研究所交流学习、多次参加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等国内外著名科研和临床机构组织的学术论坛。
专注民用航空飞行人员神经修复综合治疗,足量、多途径、多疗程、多手段促使神经修补、神经调控、神经替代、神经发生、突触发生、再髓鞘化、血管再生、免疫调节、以及神经保护等前沿神经修复医学研究与临床综合应用。医院提供神经系统病理计算机远程会诊服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