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治疗措施 > 脊柱医学215脊神经

脊柱医学215脊神经



脊神经的一般结构:脊神经由脊神经腹侧根和脊神经背侧根联合而成。脊神经腹侧根、背侧根附着于脊髓两侧。由脊髓又分出31对脊神经,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C、T、L、S、CO以及其后的相应数码是常用来表示颈、胸、腰、骶和尾神经的缩写。这些脊神经穿经椎间孔离开椎管。

第1颈神经经枕骨与寰椎之间离开椎管,因此,常称它为枕下神经,第8颈神经穿过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每条脊神经借脊神经腹侧根和脊神经背侧根连于脊髓,每一个脊神经背侧根上有一个脊神经节。

由脊神经将大脑和脊髓的中枢信息指挥传递给四肢百骸,并将四肢和脏器的信息反馈给脊髓和大脑,所以,脊神经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脊柱关节的微小移位或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炎症有时就会造成对脊神经的刺激,而出现脊柱病症。

就脊柱自身而言,对脊柱功能和运动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神经系统的脊神经、交感神经、血液循环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现主要介绍脊神经和脊神经段相关联的交感神经。脊椎的椎间孔叠加组成了脊髓的管道,椎体后关节之间相互构成椎间,是脊髓发出的脊神经通道,交感神经也是紧贴脊柱两旁,因而脊椎骨关节的变化也损及脊髓、脊神经和交感神经,引起其支配的脏器组织功能病变。

1.脊神经的功能性构成

从脊神经的功能性构成来看,每条典型的脊神经都含有躯体纤维和内脏纤维两种功能性成分。

(1)躯体纤维成分:包括躯体传人和躯体传出两种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躯体传出纤维是脊髓灰质前柱中α、β、γ神经元的轴突。躯体传入纤维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关节等部位感觉的传人冲动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它们是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加入。

(2)内脏纤维成分:也包括内脏传人纤维和内脏传出纤维两种。同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它们包括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位于脊髓的不同平面。交感神经的内脏传出节前纤维是脊髓胸段至第2、3腰节段灰质侧柱神经元的轴突,它们沿相对应的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与节后神经元形成触突,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内脏传出节前纤维是脊髓第2~4骶节段来自侧柱细胞的轴突,它们离开相应的骶神经前支,在盆神经节内形成突触,节后神经元轴突将主要分布到盆腔内脏的平滑肌和腺体。内脏传人纤维来自脊神经节内神经元,它们的周围突通过白交通支,经过1个或多个交感神经节(不形成突触),最终分布于内脏。某些内脏传人纤维可以经脊神经腹侧根进入脊髓。

2.脊神经分支

(1)脊神经腹侧(前)根:脊神经腹侧根也称脊神经前根,它含有脊髓灰质前角、侧角神经元的轴突。每条根由一系列根丝集成2~3条小根,附着于脊髓前外侧沟,占2~3mm宽的区域。大纤维属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横纹肌。小纤维是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见于胸部、上腰部和骶部的神经根内,颈部和下腰部的前根只含粗大的躯体运动纤维。

前角细胞与颅神经运动核组成下运动神经元,与锥体束(起源于大脑皮层,为颅神经运动核的核上径路以及脊髓前角细胞的核上径路)的上运动神经兀组成运动神经元,支配躯体运动,控制肌张力,保持姿势。锥体束病变导致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时,临床表现为运动麻痹、肌张力增高、姿势状态异常及病理反射,病理反射也称锥体束征包括巴宾斯基征(Babinski)。前角细胞是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惟一途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及反射消失。

(2)脊神经背侧(后)根:脊神经背侧根又称脊神经后根,它含有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每一条脊神经背侧根由内侧束和外侧束组成,两者沿脊髓后外侧沟单独汇入背侧根。

后根行抵椎间孔处,膨大成为脊神经节,内含传人纤维细胞。大的有髓鞘纤维的直径为10~20um,是来自肌肉、肌腱和皮肤黏膜感受器的纤维。小的有髓鞘纤维负责痛觉、温度觉的传导。

(3)脊膜支:也称脊膜返支,或称窦椎神经,在脊椎各平面均存在。每条脊膜支都接受一支或多支来自邻近灰交通支或直接来自胸交感神经节的分支,然后通过椎间孑再进入椎管,到达脊神经节腹侧。在此处这些含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混合神经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别分布到硬脊膜、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管腹外侧区的椎间盘。纤细的脊膜支偶尔也要通过脊神经节的背侧分布硬脊膜、骨膜、韧带,其他分支向腹侧分布于后纵韧带。上3个颈神经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到颅后窝内的硬脑膜。脊膜支与许多脊柱病变的疼痛特征和枕部疼痛有着重要关系。

(4)脊神经节:脊神经节是在脊神经背侧根上的一大组神经元,也称为背根神经节。此神经节呈卵圆形,微红色,其大小与相连的背侧根的精细有关。神经节内侧端分叉,分别连着背侧根的两束。脊神经节一般位于椎间孔处,在其外侧,脊神经的腹、背侧根合并,立即穿出硬膜,第1、2颈脊神经节分别位于寰椎和枢椎弓处,骶部的脊神经节位于椎管内部,尾神经节一般在硬膜内(图4-3-4)。交感神经节

(文本选自百川脊柱医学系列丛书之《脊柱形体结构学》节段,作者:黄开斌)

百川健康文化中心:

-

网址:







































北京中科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epv.com/zlcs/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