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诱因归纳 > 健康科普头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看
健康科普头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看
头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是身体内部疾病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症状,治疗头疼不是简单的吃点止痛药就能解决的,想要治好头疼就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摆脱头疼。
西医引起头痛的原因
一、颅脑病变
1)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等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等
5)头痛性癫痫
二、颅外病变
1)颈椎病
2)神经痛:三叉神经、舌咽神经、枕神经痛
3)眼耳鼻和牙疾病 近视、散光、屈光不正、青光眼、眼压升高、鼻窦炎或副鼻窦炎
三、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常起病急,伴有发热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3)中毒:铅 酒精 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食物
4)其他:贫血、中暑、经期
5)神经衰弱、癔病性头痛
一、偏头痛
原因:遗传、内分泌、生化因素、心理和精神因素、神经、饮食、物理因素等--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好发人群:女性(60%—70%),年龄10—30岁
特征:持续性、反复性、搏动性
部位:颞部、额部。以单侧为主
时间:睡醒时发生较多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怕光、怕声、怕刺激;
二、紧张性头痛
原因:精神因素(焦虑、抑郁、妄想)。
诱发因素: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不顺心、心情压抑、愿望难以实现
机理:头颈部肌纤维持续紧张/相应部位的血管收缩或扩张/致痛物质释放
部位:头痛,可扩散到颈、肩、背部等
特征:轻、中度疼痛。局部可有麻木、发硬、紧绷感等
三、三叉神经痛
原因:原发性多见于中年及以上。继发性有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
部位:颞侧三叉神经分布区
特征:短暂发作性剧痛,刀割样、触电样、撕裂样、烧灼样、针刺样
诱因:进食、讲话、洗脸、刷牙、吞咽、寒热刺激等
中医头痛病因
一、外感头痛:突然发作,程度较重,多是跳痛,灼痛,胀痛,重痛
风、寒、热、湿
风----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寒----伤阳,寒凝血滞,脉络不畅
热----上犯,气血逆乱
湿----困清阳
二、内伤头痛:缓慢起病,时痛时止,长久不愈,程度较轻,多是空痛,隐痛,昏痛,遇劳或者情志刺激而发作或者加重
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脾----脾失健运,痰瘀相结
肾----肾精亏虚
中医头痛的症状辨别
痰湿、阳亢----胀
肝火----跳痛
气血、肝肾阴虚----隐痛、空痛
气血、肝肾阴虚----全头痛
肝火----两颞
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厥明经
气虚----过劳
寒湿----随天气变化
肝火----情绪波动
阳亢----饮酒或者暴食
肝肾阴虚----失眠
中医头痛的辩证分型
风寒头痛:头痛时作,痛连肩背,恶风畏寒,遇风尤甚,口不渴,苔薄白/治法:疏散风寒。
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者头痛欲裂,发热或恶凤,面红目赤,口渴欲冷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治法:疏风清热。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溏,苔白腻/治法:祛风胜湿。
肝阳上亢头痛: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见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治法:平肝潜阳。
肾虚头痛:头部空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治法:滋补肾阴。
气血虚头痛:头痛头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恍白,舌质淡苔薄白/治法:养血止痛。
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治法:化痰降逆。
瘀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薄白/治法: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