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诱因归纳 > 科普宣教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住院详细

科普宣教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住院详细



入院流程及检查项目

(一)流程:

1.测生命体征→2.询问病史→3.介绍病房环境及作息时间→4.完善相关检查。

(二)检查项目:

抽血:全血细胞分析+C反应蛋白、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生化全套、凝血象、感染组合1(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尿常规、血栓弹力图等。

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胸部正位片。

头颅六位CT(颅底重建)、头颅MRI、MRTA。

腹部B超。

耳鼻喉科会诊(听力检查),眼科会诊(视力眼底检查)。

监测血压、术区半枕部清洁备皮(75%酒精纱布消毒皮肤2-3次)、抗生素皮试。

科内组织病例讨论,制定详细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手术风险、意外情况发生及应对措施,患者及家属签手术同意书。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手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术前为患者备皮,备皮后请患者洗澡或清洁备皮处,备皮范围是您的患侧耳上两横指,后至脑后正中线。

术前请患者配合完成药敏试验(皮试)、灌肠。

术前请患者家属备好带刻度的水杯,勺子,塑料袋,毛巾,便器。

(二)注意事项:

请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

为避免手术麻醉出现意外,请患者术前1天晚上22:00后不吃任何食物,不喝水。

术前1日,请做好洗澡、剪指甲等个人卫生工作,因术后半月内伤口不能沾水,以免伤口感染。

术日清晨护士为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高血压的病人请尽量在不喝水的情况下口服您的降压药,以防术中血压增高。

手术当天请摘去您的假牙,首饰等物品,去手术室前,请脱去您身上的衣物,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手术后注意事项

为避免交叉感染,只允许1名家属陪护,谢绝其他家属探视。

回病房后,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去枕平躺6小时,手术当日,不允许进食、喝水。如患者口干,指导家属用棉签沾少量水帮患者润唇。如有恶心呕吐现象,请将头偏向一侧。

6小时后患者可以翻身,枕枕头,翻身活动时,请注意安全,避免牵拉尿管以免损伤尿道,可以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翻身时,请勿将头抬起以免造成头晕。术后4-8小时,复查头颅CT,请安排好家属搬运病人。

注意观察头部伤口敷料渗出的情况,保持尿管的通畅。

术后2-3天内根据患者病情可逐步摇高床头,若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平躺休息,待好转后继续练习。术后24-48小时,少数病人根据病情,可能再次复查头颅CT,请安排好家属搬运病人。

如术后感到鼻腔、耳道、喉咙有持续或间断的液体流出,可能是发生了脑脊液漏,请您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并保持平卧或15-30°卧位,尽量减少下床活动。

常规会在术后第3日拔除尿管,在留置尿管期间会有护士为您行尿道口护理,留置期间多饮水,拔管前将做间歇性夹管,以锻炼膀胱功能。

术后患者未下床前可由家属协助您活动四肢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拔除尿管后患者可在家属搀扶下下地活动。

病人住院期间,手术后,要过三关(出血关,感染关,切口关),身体才基本恢复,千万不要着急。放松心情,进食容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尽量每日排便,一般要医生给予开塞露放入肛门润肠。注意多休息。

病人家属应该多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告诉护士和医生。

出院流程

医生开出院医嘱→护士站核对医嘱及病历→到办卡处退卡→携带押金条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领取出院带药→在病案室办理病历复印相关事项。

出院指导

请您按照出院时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

切口应注意术后半月内不要沾水,空调房间,如不慎沾湿或大量出汗,可使用75%的酒精擦拭伤口,避免切口感染。如果切口出现愈合不良、感染或排异反应请与我院联系,必要时回我院处理。切口麻木疼痛,首先要排除感染(常见症状是红、肿、热、痛)。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后,可用热敷、频谱、按摩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出院后请您按照医生医嘱按时服药。

合理、清淡饮食,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面肌痉挛延迟治愈:表现为术后面部仍有抽动,占手术后面肌痉挛患者1/3左右,程度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在3-6个月后逐渐稳定,也有少数患者症状持续在1年以上,极少数3-4年才停跳。如果术后超过半年症状仍未消失,需与我们联系。延迟治愈现象是面肌痉挛手术后的正常表现,不用焦虑,也不需药物治疗,只需自然恢复即可。

面肌痉挛术后迟发性面瘫,出现概率4.3%。通常术后1-2周。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epv.com/yygl/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