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诱因归纳 > 骨科专家答疑解惑
骨科专家答疑解惑
专家简介:滕红林,主任医师。擅长枕颈部畸形、脱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脊柱骨肿瘤;脊柱侧凸后凸畸形;脊柱结核和脊柱骨质疏松症等的外科诊治。尤其擅长上颈椎和颈椎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如微创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各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及脊柱骨肿瘤手术等各种高难度的脊柱外科手术。
年本科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医学系,同年分配至温医院骨科工作。年~年在上海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专业攻读临床型硕士、博士。医院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教授。5年的硕士、博士期间,先后在袁文教授、倪斌教授、肖建如教授、谭军教授、陈德玉教授、刘祖德教授、陈雄生教授等老师带领下学习上颈椎、颈椎、胸腰椎的退变、肿瘤、微创、侧凸等脊柱畸形和脊柱创伤等手术。年毕业获临床型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赴欧洲荷兰VU大学脊柱肿瘤中心、美国西雅图脊柱微创中心、美国双子城脊柱中心、美国Anderson脊柱肿瘤中心等多家著名的脊柱外科中心进修学习脊柱外科尤其是脊柱微创手术和常规脊柱手术。
年毕业后回院开展了我院的脊柱外科工作。具有大量的脊柱外科临床工作经验,至年个人独立完成脊柱手术(包括各类脊柱微创手术)已经超余例次,其中颈椎手术多例;擅长脊柱微创(内镜)手术、脊柱骨肿瘤、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矫形和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等手术。擅长微创颈椎前路和颈椎后路手术,小切口通道下或经肌间隙等微创胸腰椎手术。年开始在我院率先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年开始开展新技术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迄今开展脊柱微创内镜手术多例。副主译《麦氏腰背痛》;参编《脊柱肿瘤外科学》并担任学术秘书;另参编、编译脊柱外科专业书籍10余本,如《颈椎外科学》、《腰椎外科学》、《枕颈部外科学》、《颈椎外科手术图谱》、《脊柱创伤外科学》、《脊柱内镜手术学》和《脊柱微创外科学》等。发表国外SCI论文20多篇,其中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共10篇。年关于如何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的论文发表在《JournalofNeurosurgery:Spine》,年关于脊柱骨肿瘤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脊柱外科界的权威杂志《Spine》杂志上。年1项改良穿刺技术的椎间孔内镜下的手术应用也发表SCI论文。参与脊柱骨肿瘤的课题,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负责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负责浙江省自然基金2项。
任中国抗癌协会脊柱肿瘤学组委员、浙江省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协会委员、浙江省脊柱微创学组委员、浙江省老年学学会脊柱关节病专业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委员(颈椎)、温州医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脊柱外科)和《脊柱外科杂志》编委。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新院区2号楼1楼B10诊室脊柱微创中心);周二下午(名医院门诊1楼);周五上午(老院区门诊7楼)
医院:温州医院
网友提问:在网上看到一些广告,说腰椎间盘突出,通过手法按摩,可以把突出的椎间盘按进去。有这种可能吗?
骨科专家回答:我是学西医的,在前几年分亚学科之前,脊柱手术也做过不少。在手术当中,我们完全切开以后,尝试用手把椎间盘推进去,我发现都很难怼进去。试想如果从皮肤外面用敲打,或者按摩的方式,要经过如此多的组织,真正能做到隔山打牛,那是奇迹,除非你真的会绝世武功。所以所谓的从皮肤外面把椎间盘怼进去,通过按摩或者敲击的方式,那可能性不大。
对于已经突出的髓核,尤其是外面的纤维环破裂的以后,想要回纳,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对于比较轻度的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水外面的纤维环还没有破裂。那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你能够加强腰背肌锻炼。具体要背肌锻炼的方式网上都有,会有很好的代偿作用。但那仅仅是代偿。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但是。并不能起到回纳椎间盘的作用。由于外面的纤维环没有破裂,而且还是有弹性的,所以有时候突出的椎间盘大小会略微有所改变,但是完全回纳基本不可能。
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一些小概率事件。就像极少数恶性肿瘤病人会自己痊愈一个道理。总之对于突出的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回纳,我的意见是否定的,可能性不大。对于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相关知识: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二)体征
1.一般体征
(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2.特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3.神经系统表现
(1)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声明:因排版编辑之需要,网友的提问我们适当处理一下,专家解惑并非一定是今日出镜专家!敬请理解!特此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