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诱因归纳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药物治疗的分水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药物治疗的分水岭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英文缩写VZV,它引起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属于疼痛科三大疾病之一。得了PHN的病人到处求医问药,仍然无甚妙招。来到疼痛门诊,还是有办法的。无他,唯专业耳!中国疼痛专业的先辈们已经探索这个疾病半个世纪了,慢慢的摸索出了这个疾病的很多特点和治疗方法。
看图,我们的理念是紧跟时代潮流,以循证为依据,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搬出循证医学的集大成软件,UPTODATE,敲着电脑,搜着文献给病人看病的医生,一定是个负责任的医生。看图: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尸检报告,神经变化。
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射频以及最终武器—脊髓电极植入。
药物治疗,据先辈们长年观察,治疗时间上存在一明显的分水岭,总结为一句话:似乎,PHN病人,疼痛三个月后的药物治疗,不具有意义。也就是,神经损毁的程度,不具有抢救价值了,也抢救不了了。
两三个月,病人一直在兜兜转转,四处打听治疗,效果不佳,当来到门诊的时候,我总是说一句话:分水岭时间快到了,你只能打一次了。
似乎是,未曾获得规范化的初期治疗(各种稀奇古怪,五花八门),是导致PHN严重疼痛的一大原因。若能够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相关教育,绝对是一大善事。
注射治疗药物,除了常规的AAS液之外,尚有肉毒素治疗,仅在去年山东省疼痛年会上,有一同仁分享。
注射方法,有皮内感受器注射,超声下椎旁注射(下图),超声下肋间神经注射,似乎,肋间神经注射效果最差,或许是,即使在超声引导下,也难以保证药液能打到靶部位。收益风险比最高的治疗--皮内感受器注射,具体操作上,也分两种方法,平行线与地图注射,似乎,后者更佳,笔者一般选择后者。
本周治疗三例PHN,今日随访,疗效不错。
最开心,是PHN患者疼痛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本年度,收到的最愉快的表情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