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饮食配合 > 我科彩超引导阻滞治疗枕大神经痛
我科彩超引导阻滞治疗枕大神经痛
枕大神经浸润(Greateroccipitalnerve,GON)已经成为各种类型头痛症状的治疗手段,如枕神经痛、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均可以使用该方法。最近有若干研究报告称CT引导下的枕大神经浸润阻滞可高效缓解枕神经痛和各种颅面疼痛综合征的持续疼痛。而来自法国医院的JonathanZipfel等研究者针对该项技术,希望可以评估超声引导下枕大神经浸润阻滞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
研究经当地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最后作为回顾性研究纳入年4月到10月期间患有顽固性枕大神经痛或颅面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共12名。他们共接受了21次超声引导下的神经浸润。枕大神经的浸润阻滞定位于其走形的中段,即头下斜肌下缘与头半棘肌之间枕大神经的弧形弯曲处,给予局麻药物或可的伐唑进行浸润阻滞。经CT扫描可见碘造影剂在肌肉中的脂肪间隙扩散被定义为技术实施成功。研究者同时列出了浸润阻滞有效性和阻滞后7天、1个月和3个月临床有效性的数据,其中“有效性”被定义为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较浸润阻滞前缓解至少50%。
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成功率为95.24%。研究样本中,右侧枕神经痛3例,左侧枕神经痛2例,双侧枕神经痛2例,偏头痛1例,颈源性头痛1例,紧张性头痛2例,集束性头痛1例。浸润阻滞有效性为93.3%(14/15)。临床有效性分别为80%(阻滞后7天)、66.7%(阻滞后1个月)、60%(阻滞后3个月)。而在所有患者的病历记录中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较于CT引导下枕大神经浸润阻滞,超声为非辐射性、更具可行性,可床旁操作。而超声的缺点在于肥胖患者或者颈部粗壮患者的影像学定位较为困难,因此确保技术成功率需要做到以下3点:超声探头频率为10~15Mhz;穿刺前正确体位可帮助定位;C2神经走形定位。
尽管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非多中心研究和小样本量带来的偏倚,但研究者仍然确信,超声定位枕大神经中段的浸润技术被证明是可行、安全、非辐射和快捷的,因此这种超声影像学介导的神经浸润应当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中。
医院疼痛门诊针对各种颈肩腰腿痛患者,广泛开展关节腔注射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彩超引导下注射治疗、偏振光照射治疗、免疫三氧大自血治疗等科学的治疗方法,致力于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病痛,欢迎来院来电咨询就诊。咨询电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