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疾病病因 > 腰间盘突出的易发人群及常见临床表现
腰间盘突出的易发人群及常见临床表现
一、腰间盘突出的易发人群
年龄:多见于35—65岁的青壮年,占总发病率的80%。近年来,该症的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现记载的最小发病年龄为9岁,20岁以下的患者已是屡见不鲜。
职业:可见于各行各业,以前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居多,如农民、工人、司机、军人等。近年来一些非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如办公室人员、教师等。
性别:据统计,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大约是3:1。与男性从事体力活动较多、腰部活动范围大有关。
生活环境工作:长期生活或工作在潮湿阴冷环境的人易得腰椎间盘突出。
体型:一般来说,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得腰间盘突出;
女性不同时期:产前、产后及更年期是女性患腰间盘突出的危险期。
二、腰间盘突出的常见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及外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或马尾神经,产生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故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为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及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腰部疼痛
根据陈李济舒筋健腰丸的服用者统计得出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腰部疼痛症状,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这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症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2)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于L4-5及L5-S1之间,在舒筋健腰丸的服用者中有坐骨神经痛的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80%以上,疼痛部位由腰骶部、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部。
疼痛多以放射性痛为主,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放射痛多发于髓核突出侧的下肢,先腰痛再腿痛,腿痛重于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主要特点。少数中央型突出的患者,可有双侧下肢放射性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
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则诱发或加重坐骨神经痛。患者往往采取半弯腰、屈膝、脊柱侧弯的保护性姿势,以使椎管内容量增大,从而减轻疼痛。患者自诉,站着比坐着时更痛,坐小板凳比坐高椅减轻疼痛。多数病人不能长距离行走,但骑自行车远行没有困难.“步行不到几十米,骑车可行几十里”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坐骨神经痛特点的具体写照。其机制主要是由于突出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脊神经根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而致。
(3)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又称运动性疼痛,舒筋健腰丸的服用者服药前多表现为行走米后感觉腰部和腿部疼痛,疼痛和麻木逐渐加重,当蹲下或坐着休息后,症状减轻,再走后症状再出现,这种表现叫间歇性跛行。
(4)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
高位或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使L2、L3、L4神经受压,出现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为放射性痛;压迫L5-S1神经根时可出现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L4-5、L5-S1椎间盘突出刺激交感神经纤维也会引起下腹部、大腿前侧、会阴部痛。
(5)下肢麻木
有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常出现下肢、脚底、脚趾或鞍区的麻木,以大腿外侧多见。受压神经损害较重时,感觉减退,轻者可出现痛觉过敏(轻微地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重者肌肉瘫痪。不论手术、非手术,还是其它保守治疗法,有的患者麻木的恢复速度远较疼痛的症状恢复缓慢,有的甚至终身存在。
(6)马尾神经症状
由于L5-S1突出压迫椎管,形成椎管狭窄,椎管狭窄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会引发非常严重马尾神经症状。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瘫痪。
(7)腿部发凉与小腿水肿
突出物刺激到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或窦椎神经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的收缩,患者会感觉腿发凉,脚趾头上最明显。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骶神经受压严重时,神经根粘连水肿,影响交感神经的传导功能,下肢血管神经功能障碍,会出现脚和脚踝处水肿。
(8)体征表现明显
腰椎畸形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压痛点、直腿抬高和加强实验呈阳性、屈颈实验呈阳性、仰卧挺腹实验呈阳性、股神经牵拉实验呈阳性。
科普讲堂
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平伸,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慢慢抬高,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达到80-90度。若抬高不足70度,且伴有下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在直腿抬高试验的基础上,附加足背伸,使坐骨神经牵拉更紧,根性痛更甚为阳性。本试验结合直腿抬高试验为双阳性,意义更大。
直腿抬高实验的原理:当下肢抬高时,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加重了突出的腰间盘对神经的刺激。所以本试验阳性常见于腰间盘突出症,也可见于单纯性坐骨神经痛。在较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中,不仅患侧的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连健侧的直腿抬高实验也可以为阳性,这是由于健侧下肢抬高时可是神经根牵动硬膜囊,从而相应的改变了对侧神经与突出物的相对位置,而诱发了疼痛。
屈颈试验
其检查方法为:患者仰卧,也可端坐或者直立位,检查者一手置于患者胸部前,另一手置于枕后,缓慢、用力的上抬其头部,使颈前屈,若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阳性者主要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肩型”患者。其主要机制是屈颈时。硬脊膜上移,脊神经根被动牵扯,加重了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因而出现下肢的放射痛。
仰卧挺腹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多为阳性。但对一些舞蹈演员、戏剧杂技演员或运动员,由于长期锻炼使关节韧带甚为松弛,直腿抬高到90°时,往往仍不受限且无疼痛,此时可用仰卧挺腹试验加以鉴别。
做法如下:患者处于仰卧位,两手置于体侧,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向上抬起,如可感到腰痛及患侧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如不能引出疼痛,可在保持上述体位的同时,深吸气并保持30秒,至面色潮红,患肢放射痛即为阳性;或在挺腹时用力咳嗽,出现患肢放射疼痛者也为阳性。如上述方法均不能引发患肢疼痛,还可以在患者挺腹时,以双手压迫其颈静脉或用手压迫病人的腹部,此时若出现患肢疼痛,仍是阳性体征。
本试验目的主要是区分一些直腿抬高试验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此试验原理是通过增加腹内压力而增加椎管内压力,以刺激有病变的神经根,引发腰痛及患侧下肢疼痛。
股神经牵拉试验
是腰腿痛检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在俯位、仰卧位或侧卧位进行。在保持髋关节适度的过伸时,将患侧膝关节最大限度屈曲,腹股沟或大腿前侧疼痛视为阳性,交叉股神经牵拉试验则为健侧屈膝时患侧出现症状。股神经牵拉试验有两种做法:一是病人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将患侧的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出现大腿前方痛者为阳性;二是患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站于患者侧旁,以手握住患者检查侧踝部,屈曲膝关节,使足跟尽量贴近臀部,出现被检测大腿前方牵拉痛,大腿前方或后方放射痛,或骨盆抬离床面为阳性。此试验原理是牵拉了腰大肌及股四头肌中的股神经而使上位腰神经根紧张,产生疼痛。
早期白癜风症状白癜风该怎样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