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疾病病因 > 针刀学习不是一招一式的模仿
针刀学习不是一招一式的模仿
针刀治疗的针感与手感
针感
因为针刀为一种闭合性手术,在手术操作时,为了安全和能够准确地进行手术,除了掌握手术方法之外,掌握手术的针感对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极为重要。
针刀按四步规程进针刀之后,病变在浅表部位,深度已可达到,若病变在较深部位,或肌肉肥厚处进针后,深度还达不到,还要继续向深部刺入。此时要摸索进针,以针感来判断。刀口所碰到的组织,若在组织间隙,病人可诉没有任何感觉;若碰到血管,刺到正常肌肉,病人可诉疼痛;碰到神经,患者诉麻木、触电感时,应及时轻提刀锋,稍移动刀锋1~2mm,继续进针,直到到达所需深度为止,也就是到达病变部位再施行针刀各种手术进行治疗;到达病变部位,病员都诉有酸胀感,没有疼痛或麻木、触电感。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遇有疼痛或麻木触电感时,还应立即转换刀口方向。
也就是说酸、胀、感是针刀的正常针感。疼痛、麻木、触电都是异常感觉。如遇异常感觉时,不能进针,更不能进行手术。没有感觉说明针刀在组织间隙,没有到达病变部位,一般也不要进行松解、剥离、切开等手术。但有不少病变组织变性严重,已失去知觉,在进针和手术时都没有感觉。
手感
针刀的针感是针刀刺入患者人体后病人的感觉,针刀的手感是针刀刺入人体后医生自己手下的感觉,此种感觉对我们进行正确判断针刀所到达的部位和组织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刺在肌肉上,就有一种柔软的感觉;如果针刀刺在筋膜和神经上,就有一种柔韧的感觉;如果针刀刺在病变的结节上,就有一种硬而柔的感觉;如果针刀刺在血管上,就有一种先是阻力较大然后阻力又突然消失的感觉;如果针刀刺在组织间隙,就有一种毫无阻力空虚的感觉;如果针刀刺在骨头上,就有一种坚硬的感觉。我们依据于这些不同的手感来判断针刀所到达部位不同的组织结构,同时我们根据层次解剖和针刀所到达部位的手感来判断针刀是否到达我们需要治疗的部位。
针刀所以能够进行闭合性手术,除了依据于精确的诊断、明确病变部位、依据微观解剖学、立体解剖学、动态解剖学、体表定位学之外,还依据于进针时患者的针感和医生的手感来确保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安全进行。
如何才能学好解剖由于解剖学内容繁杂,名词众多,想学好没有过多的窍门,更多的是靠你的背功,要背下来,非得要下功夫不可,但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好,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下面谈谈解剖学的记忆方法。
(一)总则
学习过程中应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突出一个“勤”字。
手:勤动手(解剖操作、辩认实物、善于动笔)。
眼:勤看(教材、实物、图、记录)。
耳:勤听,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口:勤提问、勤讨论、勤口诵。
脑:勤思,亦即同时接受手眼耳口“学习”的同一知识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痕迹”,使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具体记忆方法
1、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认识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2、加强直观教学,促进形象记忆。
试验证明,认识某一物体形态各所需时间是:语言需求2.8秒,线条图约需1.5秒,黑白照片需用1.2秒,彩色照片需0.9秒,实物则为0.4秒。亦即众多形象直观教学中,尤以实物教学最有助于记忆。因此,应尽量到实验室接触实物。
3、遵循科学规律,狠抓课后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后初期(约20分钟至24小时)遗忘最迅速,尔后要相对慢得多。因此,对于解剖学这门记忆内容极其浩繁的学科,课后复习十分重要,而考前突击的做法,显然违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注意轻重缓急,牢牢抓住重点
学习时,明确划分“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见教学大纲)。重在“掌握”,重视“熟悉”,善待“了解”。
5、运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1)比较记忆。将相反或相似内容进行比较。
(2)特殊记忆。对某一整体,当需记忆其中大部分内容时,有时仅需记忆特殊的部分。如:鼻窦开口部位可取记上鼻道开口的鼻窦,前臂肌神经支配可仅记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范围、七条眼球外肌只须记住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其余均由动眼神经支配等。
(3)“头文字法”记忆。如:“景致动人嘛”(踝管诸结构由前向后排列顺序)、“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腕骨名称及排列)。(4)理论联系实际记忆。如:上下肢大出血如何压迫止血?
(5)活记忆。a、先理解后记忆,如:空肠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吻合:b、结合活体记忆。
(6)绘画记忆。要诀:学好形态学,应画形象图。位臵需准确,线条要清楚。比例要恰当,重点要突出。注解要确切,批示莫有误。
(7)分析记忆。a、根据形状分析,如:圆孔、卵圆孔、棘孔。b、通过结构分析,如:视神经管、颈动脉管、颈静脉管。c、局部位臵分析,如:茎乳孔。d、名原则分析,如:桡侧腕长伸肌。
(8)综合归纳记忆。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归纳。把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同一性质问题归纳在一起。如:进食后,糖类物质经何途径到达右手拇指?在此产生的CO2和H2O经何途径排出体外?
(9)前后联系记忆。将前后学习过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0)笔记记忆。经思考形成笔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核心,找出规律。
(11)编成顺口溜、歌诀记忆。如: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神一指半,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中指半。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有酸咸。如:学习颅神经时可以这样背: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付舌下完。再如:背腕骨骨骼名称时可以这样背: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沟。
段朝阳老师说:要想学好针刀,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解剖,只有解剖搞懂了,学习针刀也就小意思了,学习解剖会很枯燥,要快乐的学习解剖。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
多
知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