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疾病病因 > 落枕是颈椎病的征兆
落枕是颈椎病的征兆
习惯性落枕、头晕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周边的一些朋友早上起来后脖子突然不能很好的完成某种动作,亦或者经常听到同事、朋友说到头晕、眼干、头部昏昏沉沉等症状,今天小编就给伙伴们分享下引起这些情况最多的原因之一——胸锁乳突肌损伤。
头晕、落枕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颈总动脉自胸锁关节后方,斜向上升,被胸锁乳突肌等肌肉遮盖,然后进入颈动脉三角,一旦胸锁乳突肌痉挛或挛缩,刺激压迫颈外动脉则可引起头晕、恶心;高血压患者典型症状为头晕,颈动脉窦为颈部调节压力感受器,然而,当头晕时血压因为短暂的休息而得到一个缓解释放,通常也要考虑此种高血压是否为颈源性高血压;
枕小神经纤维来自第2—3颈神经,或来自两者之间的神经袢;其弯曲部绕副神经下侧,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直至头部附近,穿出深筋膜,越胸锁乳突肌止点的后部,继续上升,到头的侧面,分布于耳郭后面,支配耳郭后上部、乳突部及枕部外侧区域的皮肤,并与耳大神经、枕大神经及面神经的耳后支相连结;若胸锁乳突肌紧张痉挛,则可刺激压迫枕小神经而引起枕后部的疼痛;
耳大神经,则来自第2~3颈神经,绕胸锁乳突肌后方向前上方,斜越胸锁乳突肌表面,向下颌角方向行进;表面被颈阔肌覆盖,当此神经在胸锁乳突肌紧张时可挤压产生患者有听力障碍问题;耳鸣、耳朵听不听,甚至一侧耳朵失聪;
肩部的疼痛,疼痛轻者,颈部活动受限,尤以旋转受限为重,转头时,躯干随之旋转;重者脊柱屈伸受限,颈项强直,透偏向患侧,此症俗称“落枕”往往是胸锁乳突肌慢性损伤的急性发作;胸锁乳突肌损伤还可引起相关的症状如头痛,面部、眼眶及下颌部疼痛。
落枕是人一觉醒来,颈部觉得疼痛,活动受限的病理现象
严重时,关节囊嵌顿在关节里,引起剧痛。
落枕是颈椎病的一种讯号。初发落枕,主要是扭伤、拉伤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反复发作又加速该椎间盘退化,软组织更松弛,失去维护颈椎稳定的功能,即“颈椎失稳”。颈椎反复错位促使骨质增生,退变加上错位又导致椎间盘膨出,逐渐发展成颈椎病。这就是青壮年过早患颈椎病的主因之一。
患者应及时改用保健枕,预防落枕再发。
病例
梁先生先是长期睡高枕,头疼发作频繁以后未治疗,改用长期用低枕,其实低枕高枕均不科学,低枕易损伤上段颈椎,高枕易损伤中段颈椎。
简易自疗法
1.转颈:多次发生落枕的患者,可自行做如下练习:
1.1改用保健枕;
1.2头颈侧卧枕上,患侧在上,略屈颈低头,用手掌或手指揉捏后颈紧张的肌肉,约3—5分钟;
1.3拇指按在活动时颈部痛点,头颈缓慢地低头、仰头,向患侧转头,侧向抬头(从枕上抬起),然后摇头2—3下。活动幅度由小渐大,每个动作重复3—5次,另一侧作法相同。
1.4改为仰卧位,头颈上引。
2.互助牵拉:患者仰卧,家人用双手轻抱患者头部,往自己怀里轻轻牵拉2—3下。
3.外敷及热疗:消炎止痛药油,或贴止痛药膏。发病24小时后,在颈部肿痛处,用热水袋、远红外或红光照射,每次20—30分钟。
如自我治疗两天后症状仍不减轻,应及早就医。
预防贴士
1,注意调整枕头高度,或改用符合颈椎生理要求的保健枕
入睡后,全身肌肉放松,如果枕形不好,不能适应颈椎的自然生理弧度,导致颈轴变直、反张、容易引发落枕及颈椎病。选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头,保证人睡在枕头上,颈肩不会扭屈。
枕头的标准是:侧卧时,以各人肩宽为枕高的标准;仰卧时,枕高与颈长相关:颈短者,枕头为侧卧的1/2,正常人则为2/3。最简单的方法,如旅行外出时,可用自己的拳头作准: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是拳头加上中指和食指的高度。仰卧处枕缘要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才能保持颈椎顺列呈生理性曲度,不受扭曲。侧卧时,头和颈部均应睡在枕头上。
低枕易损伤上段颈椎,高枕易损伤中段颈椎。
2,注意正确睡眠姿势:
睡眠应以仰卧为主,左右侧卧为辅,躺卧时,头颈肩部的扭转角度不宜过大(小于30度),侧卧时低头。老年人应侧卧为主,仰卧为辅,这是由于老年人脊柱多因老化出现骨质增生,有的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仰卧易诱发病情。
使用符合生理需要的保健枕,就能保证仰卧时枕头维护颈部的生理弯曲,使胸部在仰卧中保持呼吸畅顺,全身肌肉能够较好的放松,利于维持最佳的睡眠质量。每晚适当地做左右侧卧,(不应偏卧单侧),可避免腰背部受压的时间过久,出现腰部疲乏或疼痛。
凡睡醒后发病或症状加重的患者,除了跟枕头高度不当有关,也可能与睡姿有关。偏爱睡某一侧,或俯卧、半俯卧,或将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均是不良睡姿,俯卧尤其有害。俯卧需扭颈才能呼吸,造成颈椎关节扭转过度而错位,如果不予纠正,必然发展成颈椎病。
(摘自龙层花《颈椎病防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