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疾病病因 > 生孩子都没它痛这种常见病可能正在折磨你

生孩子都没它痛这种常见病可能正在折磨你



寒冷冬天的清晨,门诊出现一个光着膀子的中老年男性,只见他皱着眉,下拉着嘴,还发出压抑痛苦的喊声。因为大冬天不穿上衣的行为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会这样折磨他呢?经过查体,在病人的腋窝、胸背部出现鲜亮的水疱,病人自述:这种疼是持续不间断的,像针刺像火烧,衣服都不敢穿,一碰到都会疼得受不了。图片来源:网络「持续性疼痛」「潮红色水疱」,病人患上的疾病很好辨认,属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据流行病学调查,带状疱疹疱疹的发病率在3%~5%之间,这种民间号称「蛇缠腰」的疾病影响着我国约万人的日常生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疼痛的「真凶」人体内的神经就像电路,呈条带状分布,帮助我们的皮肤感受冷热痛觉。因为免疫力的存在,潜伏在神经内的病毒会和人和平相处。但是一旦出现免疫能力低下,平衡被打破,沉睡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再次苏醒,病毒也会趁机大量繁殖,沿着下游的神经进行破坏,造成相应皮肤的感觉异常。图片来源:网络随之而来的疼痛是这个疾病给患者带来最深刻的印象。其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前世,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就是水痘。水痘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很多人都会成为这种病毒的隐性感染者。大多数人儿童时期会生发水痘,一周左右愈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好起来了,部分病毒潜伏在脊髓背根神经节里可以长达数十载的时间,静静等待着爆发的时机。图片来源:网络早期并且有效治疗最为关键带状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虽然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抵挡,但老年人要引起重视。在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万。作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的趋势。图片来源:unsplash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中,约65%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及以上人群里,这一数据为75%。时至今日,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早期而有效的治疗」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治疗原则。带状疱疹还可能是癌症的信号带状疱疹也可能是提示癌症的信号,尤其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合并内脏肿瘤,其中50岁以上人群的比例更高。所以在治疗带状疱疹的同时,我们也要筛查是否有肿瘤风险。带状疱疹早期症状有:发热、疲劳、食欲不振等是常见前驱症状,受累皮肤常常符合「BUPA」原则。1、早期红斑,后期为水疱(Blister),皮损沿神经呈带状排列;2、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Unilateral),一般不超过正中线,这是由神经分布决定的;3、患处皮肤自觉针刺感、烧灼感、麻木、瘙痒,轻轻碰触就有明显的痛感(Paraesthesias);4、疼痛和皮损范围一致(Accordence)。带状疱疹预防方法有:1、轻度的体育锻炼,如有氧代谢运动;2、合理的生活作息,增强对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切忌熬夜过劳;3、接种疫苗,刚于国内上市的带状疱疹Shingrix疫苗,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后3年,50岁以上人群有效率达97.2%。图片来源:unsplash最后,只要我们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及时就医,不需要对带状疱疹产生恐惧心理,这种疾病就能够好转消失的可能。科室简介上海医院疼痛科是上海市疼痛疼痛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理痛中心,于年开始疼痛诊疗工作,年门诊量近2.1万人次。疼痛科的医生都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己任,让每一位病人都能够健康地享受生活是我们的最高目标。疼痛科是一个多学科组成的临床一级诊疗学科,治疗方法也是多学科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微创介入、神经阻滞、心理治疗、物理治疗。通过镇痛、治痛、防痛三位一体的整体方案解决了临床的疑难疼痛病,是对传统临床医学的强有力的支持补充,为广大疼痛病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简便的疼痛管理方案。疼痛科主要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脊柱内镜技术及其他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头、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手术后疼痛综合征、幻肢痛、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枕神经痛,癌痛。尤其是近年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重度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脱垂,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目前,科室拥有射频治疗仪、臭氧治疗仪、脊柱内镜手术设备、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冲击波、鞘内药物植入系统、脊髓电刺激系统等先进的治疗设施。专家简介马柯,上海交通大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入选“国之名医-青年新锐”;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疼痛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任《中华疼痛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马柯教授从事疼痛专科临床工作30余年,尤其擅长顽固性肿瘤疼痛的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脉冲射频治疗、颈腰椎退变、椎间盘突出的标准射频、臭氧、孔镜微创治疗等;曾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多篇核心期刊、SCI论文。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疼痛科金丽颖编辑审核:Terry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epv.com/jbby/1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