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枕神经痛 > 饮食配合 > 骨错缝,筋出槽

骨错缝,筋出槽



博主推荐

新型膏药、液体膏药培训班--点击查看

左老师

南派龙层花,北派罗有明。这是正骨行业盛传的南北派正骨大师代表。作为南派正骨法师,龙层花老师,一生奉献在医疗行业之中,创造了很多的医学奇迹。龙层花老师一生在中医正骨方向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其创立的龙氏正骨手法在当下广为流传并应用。在行业交流中我们汇集了龙层花老师对正骨调理脊柱相关病的部分临床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更多朋友。

1、由“骨错缝,筋出槽”开始手法研究

龙老师在早期的手法治疗中,对于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一度困扰。她从医专三年的中医学习中的“骨错缝,筋出槽”这一传统中医观念收获启发。在后续的几年中,从“颈椎病的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这疑点切入研究,进而发现了介于正常关节结构和半脱位之间的关节错位,从而进一步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发展为脊椎病因学说这套经典的理论。年8月19日山东青岛举办零基础学习《罗氏正骨(指针点穴)法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和祖传膏药制作等培训班》--点击查看

2、手法宜稳准,以巧为主,切忌暴力

“必要时加闪动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强求弹响”,现今很多学习龙氏手法的医生,依然视弹响为疗效的指标。对此,龙老师对于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伤人。”她曾经治疗过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为医者急于求成所致。所以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手法应以巧为主。

3、触诊必须贯穿诊治始终

触诊一直是治脊中的难点,通过医者的手指触摸患者的颈椎横突及关节突来感知患者颈椎有无错位,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判断病情。

触诊必须贯穿诊治始终。每一个手法后都要触诊复位关节的变化。在三步定位诊断中,触诊地位是排在影像学检查前的,就此,龙老师谈到七十年代的一个病例:病人症状很重,但触诊未见明显异常,在询问患者既往就诊经历后,龙老师建议其去神经外科就诊,结果经脊髓造影检查确诊为脊髓的良性肿瘤,经手术后病人家属非常感激龙老师,此例经验告诉我们当触诊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应考虑患者存在脊柱其他问题。

4、挎角扳按法的操作技巧

在手法的研究过程中,挎角扳按法因其复杂性被放在最后研究,“这是最让人头痛的手法,也是专门针对头痛的。”这个手法主要针对颈2-3的混合式错位,常见于头痛头晕的病人,运用这一手法要注意局部放松后,运用低头摇正,侧头摇正,侧卧推正,然后运用挎角扳按,结束后再运用低头摇正,侧头摇正,侧卧推正。

5、牵引下正骨在治脊疗法中的重要性

对于很多疑难病例中存在的复杂的混合错位,龙老师强调了牵引的重要性,“在手法复位遇到困难时,可以加牵引力。”对于骨关节损变的病人而言,牵引是最适合的方法。龙老师开创了牵引下正骨的先河,她负责研发的颈椎牵引椅至今,已经历了七代,她会经常运用牵引椅进行自我保健,牵引的重量达到20kg,从未出现过问题。骨质疏松的病人纵向的拉伸没有问题,骨质疏松怕的是纵向的挤压。

6、侧摆与旋转的关系

“有旋转就一定有侧摆,有侧摆就一定有旋转。”“侧柏与旋转是亲兄弟。”这是龙老师对侧摆与旋转形象地描述,因为脊柱的最小活动阶段由两个椎骨及椎间连结的软组织组成,对其施加载荷,可出现三维六度运动,即三个位移和三个转角。其中一条为主运动曲线,表示与加载方向一致的运动,所以临证中要判断椎体错位是以旋转为主,还是以侧摆为主,来确定手法运用的主次。

7、仰头摇正法

在最新版的《脊椎病因治疗学中》,龙老师已经将仰头摇正法分为两种,一种针对枕寰关节错位,另一种针对环枢关节错位。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操作时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也可取坐位操作。

临床上很多医生运用低头摇正法复位一二颈椎错位,并对仰头摇正法的复位效果表示怀疑,对此,龙老师认为仰头摇正法是可以达到复位效果的,对于环椎而言,如果触诊时双侧横突都不明显,要考虑环椎整体前移,手法上可在仰头摇正的基础上加用低下颌平牵法,环椎整体后移并不常见,除非齿状突骨折。仰头摇正应与平牵法结合运用。

第十六期全国膝关节畸形一针复位术暨全国第七期“松骨术”疗法临床实践高级班--点击查看

8、低头摇正法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操作上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9、侧头摇正法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操作上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10、脊椎病因学说

脊椎病因治疗学涉及各个科室的病种,然而其临床价值并未得到重视,所以龙老师希望她的学生能够在各个学科普及脊椎病因学说。在手法流派时,她并不主张称她的手法为“龙氏手法”,各门手法都有其优势,学生应该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切勿有门户之见。龙老师常说“龙层花只是一位普通的医生,一位在基层的临床研究人员,我不是大师”。

龙层花老师将中医正骨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结合进行手法的革新,形成一套针对脊椎软组织损伤、脊椎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治疗脊椎病的手法。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正在推广应用。

·培训

各有关市(县、区)卫生医疗单位及个人:

七十年代初,医院成立《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以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为核心,王有刚、张德新、符史发、段俊峰为成员,组成6人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脊椎病研究;后来、总医院又抽调一部分医生加入研究团队、主要以魏征、龙层花、段俊峰为主。该法对各种颈椎、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为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推广应用。并开始举办短期培训班、现已全国培训龙氏弟子5万余人左右,多数成为治疗一线的主力军、有的开始举办《龙氏正骨》培训班。

龙氏正骨即(脊椎病因治疗)龙氏正骨手法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椎病因理论为基础、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的“四步十法”,具有科学严谨、定位准确、无痛安全的特点,是既治标又治本的脊椎病特效治疗方法。

龙氏正骨治疗特点:硬手法和软手法。

龙氏正骨第一代研究带头人——龙层花教授《原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

龙氏正骨第二代研究带头人——段俊峰教授《原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

龙氏正骨手法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对各种脊髓型颈椎病、各种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

段俊峰

段俊峰:著名脊椎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接班人,七十年代初与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开始从事龙氏正骨手法研究40多年)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脊柱诊疗协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军康复与理疗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推拿理疗中心顾问,广州军区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物力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省康复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脊柱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康复、颈腰痛杂志、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段俊峰

段俊峰教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北京医科大学,70年代初与魏征教授、龙层花教授从事《脊椎病因治疗学即龙氏正骨推拿复位手法》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至今40余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课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微型外科”(微针介入)治疗法,擅长于治疗各种疑难性颈肩腰腿痛类疾病如各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性头痛、顽固性肩周炎、网球肘、狭窄性腱鞘炎、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增生性骨关节炎、跟痛症、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等,无需开刀,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治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病人。

培训时间:

年8月12日至16日8月11日报到

培训地点:广州市

具体报到地点及路线报名后短信通知

培训特点

不管你是有基础还是没有基础,咱们都可以学习。一次交费可再复训3次。专家手把手教学,临床指导练习随时纠正,现场自我拍摄教学视频、发放脊椎病因治疗学书籍,内有详细记载各种治疗疾病的正骨手法,以及药方、临床案例等内容。

龙氏特点1

特色一:三步定位诊断法: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

龙氏特点2

特色二:颈椎正骨四步十法:1仰头摇正法;2低头摇正法;3侧头摇正法;4俯卧摇肩法;5侧向搬正法;6挎角搬按法;7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8侧卧推正法;9.牵引下正骨法;10.反向运动法。

龙氏特点3

特色三:胸椎正骨法五法:1单向冲压法;2俯卧双向分压法;3俯卧旋转分压法;4肋骨平推法;5俯卧定向捶正法。

龙氏特点4

特色四:腰椎正骨法10法: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2双手间接分压法;3俯卧牵抖冲压法;4俯卧牵引兜肚法;5俯卧摇腿揉腰(背)法;6坐式旋转摇扳法;7侧卧摇按法;8俯卧按腰扳腿法;9抱膝滚动法;10背晃法。

1

主讲:段俊峰教授

脊椎相关疾病概论

脊椎病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基础

脊椎病的病因、病机

脊椎病诊疗进展

脊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步定位与诊断

颈椎病合征(颈椎正骨十法)

腰椎综合征及正骨推拿(腰椎正骨法十法)

胸椎综合征及正骨推拿(胸椎正骨法五法)

骨盆旋移综合征

1、因名额有限报名需预交元报名费,剩下费用会场交。

2、报道时需提交本人1寸照片2张。

招生对象

3、从事对象:各级医疗机构推拿科、正骨科、小儿推拿科、康复理疗科、针灸科、疼痛科等科室医师。

元/人(一次学习可免费学习3次)

(含教材费、培训费、合影留念照费等)。

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epv.com/ysph/10094.html